憩广法院(院在中洲)

中洲有古刹,亭午聊小憩。
禅龛映苔痕,佛衣湿岚翠。
灯灺乏油滋,香炷无火试。
尊者十八人,现世恁游戏。
了了性自灵,如如形更异。
当年方广寺,天台奇胜地。
石桥夜月光,赤城朝霞气。
我来恣流观,怀古念兴废。
惟馀老孤衲,欲问西来意。
聋耳寂无言,野状著芒履。
归舟不可留,一篙秋水驶。
明朝回县庭,沙际迎候吏。

现代解析

这首诗词描绘了诗人在中洲古刹的所见所感,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沉的思考,展现了古刹的宁静与历史的沧桑。

首先,诗人来到中洲的古刹,正午时分稍作休息。他注意到禅龛上布满了苔痕,佛像的衣服似乎也被山间的湿气浸湿。这里,诗人用“禅龛映苔痕,佛衣湿岚翠”两句,形象地描绘了古刹的静谧和岁月的痕迹。接着,他发现庙里的灯油已经干涸,香炷也没有火来点燃,暗示了古刹的冷清和衰败。

然后,诗人提到了庙中的十八位尊者,他们似乎在这个现世中随意游戏,表现出一种超然的态度。诗人进一步思考,认为这些尊者的本性是灵动的,但他们的形象却各不相同。这里,诗人通过“了了性自灵,如如形更异”表达了对佛性与形象的哲学思考。

接下来,诗人回忆起当年方广寺的盛况,那时天台山是奇妙的胜地,石桥下的月光和赤城的朝霞都充满了诗意。诗人现在来到这里,尽情观赏,心中却充满了对兴衰的感慨。他感叹古刹的衰败,只剩下一位老僧,想要询问佛法的真谛,但老僧耳聋无言,穿着简陋的草鞋,无法回答他的疑问。

最后,诗人意识到自己无法久留,便乘舟离去。他想到明天回到县庭,会有沙际的官吏迎接他。这里,诗人通过对比古刹的宁静与县庭的繁华,表达了对现实与理想的矛盾心情。

总的来说,这首诗词通过对古刹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对历史兴衰的感慨和对佛法真谛的追寻,同时也表达了对现实生活的无奈与向往。诗人的情感细腻而深沉,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思考空间。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