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夫子扇

烟梢云顶石藏根,溪压舆梁晓乍分。
车盖定寻何处路,皇皇犹想为斯文。

现代解析

《画夫子扇》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山水画中的景象,通过细腻的笔触和生动的意象,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和对文化传承的思考。

首句“烟梢云顶石藏根”,描绘了山间云雾缭绕的景象。烟雾缭绕的树梢、高耸入云的山顶,以及隐藏在岩石深处的树根,构成了一幅幽静而神秘的画面。这里的“烟梢”和“云顶”给人一种高远、缥缈的感觉,而“石藏根”则暗示了自然界的深厚与稳固。

第二句“溪压舆梁晓乍分”,则转向了山间的小溪。溪水在清晨时分缓缓流淌,仿佛压低了桥梁,给人一种宁静而清新的感觉。“晓乍分”意味着清晨的曙光刚刚洒下,整个世界仿佛刚刚从沉睡中苏醒,充满了生机与活力。

第三句“车盖定寻何处路”,引入了人的元素。车盖象征着行旅之人,他们在山间寻找前行的道路。这里的“定寻”暗示了人们在自然中的迷茫与探索,同时也表达了对未知的向往与追求。

最后一句“皇皇犹想为斯文”,则是对前文的总结与升华。作者在欣赏自然美景的同时,不禁思考起文化的传承与发扬。“皇皇”形容了这种思考的庄重与深远,“为斯文”则表达了对文化、对知识的尊重与追求。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同时也引发了对文化传承的深刻思考。诗中的意象生动而富有层次感,语言简洁而富有韵味,使得读者在欣赏美景的同时,也能感受到作者对文化的深厚情感。

李之仪

李之仪(1038~1117)北宋词人。字端叔,自号姑溪居士、姑溪老农。汉族,沧州无棣(庆云县)人。哲宗元祐初为枢密院编修官,通判原州。元祐末从苏轼于定州幕府,朝夕倡酬。元符中监内香药库,御史石豫参劾他曾为苏轼幕僚,不可以任京官,被停职。徽宗崇宁初提举河东常平。后因得罪权贵蔡京,除名编管太平州(今安徽当涂),后遇赦复官,晚年卜居当涂。著有《姑溪词》一卷、《姑溪居士前集》五十卷和《姑溪题跋》二卷。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