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仲益尚书以①诗赠吴益先吴出巨轴索诗

少年名字满贤关,荐墨谁能借一言。
子产自应知季札,退之先已得何蕃(自注:孙公时为学官。)。
江无九肋⑴空多士,树有三珠且共门(自注:益先兄弟凡三人。)。
晚路相逢叹流落,可怜不第独刘蕡。

现代解析

这首诗词讲述了一个关于才华、机遇和命运的故事,通过几个历史人物的典故,表达了作者对人生境遇的感慨。

首先,诗的开头提到“少年名字满贤关”,意思是说吴益先年轻时才华横溢,名声远扬,得到了很多人的认可。然而,尽管他很有才华,却缺少一个关键人物的推荐,即“荐墨谁能借一言”。这里暗示了在当时的官场或社会中,光有才华还不够,还需要有人提携。

接下来,作者用了两个历史典故来进一步说明这一点。第一个是“子产自应知季札”,子产是春秋时期郑国的贤臣,季札是吴国的贤人,子产非常欣赏季札的才华。第二个是“退之先已得何蕃”,退之是唐代文学家韩愈的字,何蕃是韩愈的学生,韩愈很早就发现了何蕃的潜力。这两个典故都在说,有才华的人需要遇到赏识他们的人,才能得到更好的发展机会。

然后,作者用“江无九肋空多士”来比喻当时的社会环境。九肋指的是珍贵的鱼,这里比喻真正有才华的人很少,而“空多士”则是指表面上看起来有很多人才,但实际上真正有能力的并不多。接着,“树有三珠且共门”则是指吴益先和他的兄弟们,虽然他们都有才华,但命运却并不相同。

最后,诗的结尾“晚路相逢叹流落,可怜不第独刘蕡”表达了作者对吴益先命运的感慨。刘蕡是唐代的一位才子,虽然才华横溢,但科举考试却屡次不中,最终流落江湖。这里作者用刘蕡的遭遇来比喻吴益先的命运,感叹他虽然才华横溢,却未能得到应有的机会和成就。

总的来说,这首诗词通过历史典故和比喻,表达了作者对才华与机遇、命运与境遇的深刻思考。它告诉我们,即使一个人再有才华,如果没有合适的机遇和提携,也可能无法实现自己的抱负。同时,诗中也流露出对命运无常的无奈和对人生境遇的感慨。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