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逵明大社四月一日招游西湖十首

匆茏晚色正佳哉,若被归鞍紧紧催。
船压浮荷沉水底,须臾船过却浮来。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傍晚泛舟西湖的生动画面,语言就像朋友圈配文一样轻松有趣。

前两句像在说:"晚霞美得正上头呢,可总有人催着回家扫兴"。用"匆茏"(草木茂盛)形容晚色很新颖,把暮色写得像会生长的植物。"紧紧催"三个字活灵活现,让人想起每次玩得正嗨时长辈的夺命连环call。

后两句镜头转到小船压过荷塘的细节:船身把荷叶压进水里,刚沉下去荷叶又顽皮地浮上来。这个"沉水底-却浮来"的连续动作,就像手机抓拍到的慢镜头,把荷叶的弹性、湖水的清透都写活了。特别是"须臾"(转眼间)这个词,让人仿佛听见"咕咚"一声荷叶入水又"哗啦"浮起的声响。

全诗妙在把赶时间(催归)和慢享受(看荷)的矛盾写成生活小剧场,我们都能从中看到自己——明明被生活赶着走,却总贪恋着路上那些小确幸。就像现在年轻人说的"躺平五分钟再卷",古人也会在回家路上偷闲看荷呢。

杨万里

杨万里(1127年10月29日-1206年6月15日),字廷秀,号诚斋。吉州吉水(今江西省吉水县黄桥镇湴塘村)人。南宋著名诗人、大臣,与陆游、尤袤、范成大并称为“中兴四大诗人”。因宋光宗曾为其亲书“诚斋”二字,故学者称其为“诚斋先生”。杨万里一生作诗两万多首,传世作品有四千二百首,被誉为一代诗宗。他创造了语言浅近明白、清新自然,富有幽默情趣的“诚斋体”。杨万里的诗歌大多描写自然景物,且以此见长。他也有不少篇章反映民间疾苦、抒发爱国感情的作品。著有《诚斋集》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