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兴亭
涉江登危榭,引望二川流。
双城共临水,两岸起飞楼。
汉渚深初绿,江皋迥易秋。
金风扬素浪,丹霞丽彩舟。
登高及佳日,能赋命良俦。
御者奉旨酒,庖人供膳羞。
一为山水媚,能令车骑留。
为语同怀者,有暇即来游。
双城共临水,两岸起飞楼。
汉渚深初绿,江皋迥易秋。
金风扬素浪,丹霞丽彩舟。
登高及佳日,能赋命良俦。
御者奉旨酒,庖人供膳羞。
一为山水媚,能令车骑留。
为语同怀者,有暇即来游。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秋日登高赏景的生动画面,充满了自然之美和人情之乐。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来理解:
1. 登高望远的壮阔景象
诗人渡过江水,登上高高的亭台,眼前是两条河流交汇的壮观画面。两座城池隔水相望,两岸高楼耸立。开篇就用"涉江""危榭""双城"等意象,营造出开阔的空间感。
2. 秋日色彩的视觉盛宴
诗中用鲜明的色彩对比展现秋景:汉水边的绿意还未褪尽("深初绿"),江岸已染上秋色("迥易秋")。金风吹起白色浪花,晚霞映照彩船,构成一幅红白绿交织的绚丽画卷。
3. 文人雅集的欢乐场景
诗人不仅写景,更记录了与朋友登高赋诗的雅趣。美酒佳肴相伴("旨酒""膳羞"),山水之美让人流连忘返。最后两句像发朋友圈邀请:"志同道合的朋友们,有空就来玩啊!"
4. 动静结合的表现手法
诗中既有静态的城楼、绿洲,也有动态的流水、飞舟;既有视觉的色彩冲击,也暗含秋风拂面的触感。这种多感官描写让读者仿佛身临其境。
全诗没有刻意说理,而是通过明快的画面和直白的邀请,传递出对自然山水的热爱,以及和朋友分享美景的单纯快乐。这种"有好风景就想叫上朋友一起看"的率真情感,在今天依然能引起共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