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百丈专使

大雄孤顶曾遐举,遍索诸方谁敢拒。
乳窦峰前捋虎须,再得完全又归去。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高僧(百丈专使)的非凡气度和修行境界,用生动的比喻展现了他的精神追求。

前两句"大雄孤顶曾遐举,遍索诸方谁敢拒"是说:这位高僧曾像雄鹰一样独自飞向最高处(象征追求佛法真谛),他走遍各地求法时,那种威严的气场让人不敢拒绝。这里用"孤顶"和"遐举"突出他超然独立的修行态度。

后两句"乳窦峰前捋虎须,再得完全又归去"更有意思:他在险峻的乳窦峰前,像捋老虎胡须一样从容面对危险(比喻修行中的艰难考验),最终圆满达成修行目标后,又潇洒地回归平常。用"捋虎须"这个大胆的动作,既表现修行路上的风险,又显示他举重若轻的智慧。

全诗最打动人的是那种"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修行精神。诗人用雄鹰、老虎这些威猛的意象,衬托出修行者看似平静实则强大的内心力量。特别是最后"再得完全又归去",传递出一种超脱的境界——历经艰险取得真谛后,还能保持平常心回归平凡,这种"绚烂归于平淡"的智慧,正是修行的真谛。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