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古寨口

女萝垂壁翠屏开,水落空营雨滴苔。
征客漫愁城路湿,蜀山返照向关来。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雨后古寨口的宁静画面,同时透露出征人(远行的旅人)内心的淡淡愁绪。

前两句写景:藤蔓垂挂在石壁上,像翠绿的屏风一样展开;雨水停歇后,空荡荡的营寨里只听见水滴落在青苔上的声音。这里用"女萝"(一种藤蔓)和"翠屏"的比喻,把静态的岩壁写得生机勃勃,而"水落""雨滴苔"的细节又让画面充满湿润的听觉感。

后两句抒情:远行的旅人不必为湿滑的山路发愁,因为此时夕阳正从蜀山方向照向关隘。这里"漫愁"二字很巧妙,表面劝人别愁,实际反衬出旅人内心的忧虑;而"返照"带来的暖色光影,又给苍凉的边关增添了一丝慰藉。

全诗最妙的是动静结合——垂挂的藤蔓是静的,滴落的水声是动的;潮湿的山路是阴郁的,突然出现的阳光又是明亮的。这种对比让短短四句诗像一幅会呼吸的水墨画,既有边塞的苍茫,又有意外的温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