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平叔夜宿崇明寺海云楼偕罗成之隐君文长老及卢隐君以沙头双瓶为韵各赋诗四首次韵卷后 其三
天台老衲两眉庞,自起高楼枕石杠。
煮茗别开留客处,论文多近坐禅窗。
冥鸿散去犹相逐,独鹤飞来不作双。
明发仙舟上霄汉,定传诗话满沧江。
煮茗别开留客处,论文多近坐禅窗。
冥鸿散去犹相逐,独鹤飞来不作双。
明发仙舟上霄汉,定传诗话满沧江。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群文人雅士在崇明寺海云楼夜聚的场景,充满了禅意与诗意的交融。
前两句写一位眉毛浓密的天台山老和尚,亲手建了这座海云楼,楼就建在石桥边。这里用"枕"字把楼拟人化,仿佛楼也像人一样枕着石桥休息,画面感很强。
中间四句生动展现了聚会场景:老和尚特意煮茶招待客人,大家一边品茶一边在禅窗旁讨论文章。这里"论文"和"坐禅"形成有趣对比,把文人谈诗论文与僧人打坐参禅巧妙地结合在一起。接着用"冥鸿"(高飞的大雁)和"独鹤"作比喻,既写实景又暗喻聚会虽散但情谊长存,就像大雁飞散后还会互相追随,而独来独往的仙鹤更显超脱。
最后两句是美好祝愿:想象明天大家乘船远去时,这些诗篇和佳话一定会传遍大江两岸。"仙舟""霄汉"这些词给离别增添了仙气,把普通的分别写得飘逸洒脱。
全诗把禅寺的清幽、文人的雅趣、友情的珍贵都融入其中,语言清新自然,既有"煮茗论文"的生活气息,又有"冥鸿独鹤"的出世情怀,读来令人神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