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春深二十首 其七

何处春深好,春深女学家。
惯看温室树,饱识浴堂花。
御印提随仗,香笺把下车。
宋家宫样髻,一片绿云斜。

现代解析

这首诗用轻松活泼的笔调,描绘了唐代贵族女子在春天里的学习生活场景。

前两句"何处春深好,春深女学家"开篇点题,说春天最美的风景就在女子读书的地方。这里的"女学"指的是唐代贵族女子接受教育的地方。

中间四句具体描写了贵族女子的学习生活:
- "惯看温室树":她们经常在温暖的花房里观赏植物
- "饱识浴堂花":在浴堂(类似现在的温泉浴场)里认识各种花卉
- "御印提随仗":带着皇家印章(可能是学习用品)跟随仪仗
- "香笺把下车":手里拿着精美的信笺从车上下来

最后两句"宋家宫样髻,一片绿云斜"特别生动,描写了女子们梳着宋代宫廷流行的发髻,乌黑的头发像一片斜垂的绿云。这里用"绿云"来形容黑发,既形象又富有诗意。

整首诗通过几个生活细节,展现了唐代贵族女子优雅知性的生活状态,把春天、学习和女性美巧妙地融合在一起。语言清新自然,读来仿佛能看到一群贵族女子在春日里读书游玩的生动画面。

白居易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