鹤峰

石坂霞流逼太清,瑶台长自护题名。
羽衣道士游何处,锡响峰前白鹿惊。

现代解析

这首《鹤峰》描绘了一幅充满仙气的山间景象,语言灵动,意境悠远。

前两句写景:陡峭的石板路上,霞光流淌,仿佛直逼天空;云雾缭绕的瑶台(仙人居所)长久地守护着山崖上的题字。这里用"逼太清"(直逼天空)和"瑶台"的意象,突出山势高峻、环境清幽,给人一种仙境般的感觉。

后两句写人:穿着羽衣的道士不知云游去了何方,只留下山峰前锡杖(僧人法器)的声响惊动了白鹿。这里的"羽衣道士"和"白鹿"都是道教文化中常见的意象,暗示此处是修仙之地。诗人通过声音(锡响)和动态(鹿惊)的描写,让静止的画面突然生动起来,给人留下想象空间。

全诗的精妙之处在于: 1. 用"霞流""锡响"等动态描写,让高山景致活了起来 2. 通过道士、白鹿等意象,不着痕迹地营造出仙家氛围 3. "游何处"的设问,给读者留下寻仙访道的遐想空间

诗人没有直接说山有多美,而是通过光影、声音、传说等元素,让人感受到鹤峰的神秘与灵性,这种含蓄的表达方式正是古典诗词的魅力所在。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