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雪

春雪堕如筛,浑家醉不知。
泥留虎斗迹(龙舒本作樵归说逢虎),愁杀路傍儿。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春雪纷飞的场景,通过生动的画面和细腻的情感表达,展现了独特的意境。

首句“春雪堕如筛”,用“筛”来形容春雪纷纷扬扬的样子,仿佛雪从天空中筛落下来,形象生动。这不仅写出了雪的密集,也给人一种轻盈、飘洒的感觉,仿佛春雪在悄悄降临。

“浑家醉不知”则描绘了家中的人们沉醉在温暖的室内,完全不知道外面已经下起了大雪。这里的“醉”既可以理解为实际意义上的醉酒,也可以引申为人们沉浸在安逸的生活中,对外界的变化毫无察觉。这种对比突出了春雪的突然和人们对自然的忽视。

第三句“泥留虎斗迹”则转向了户外的景象。雪后的泥地上留下了猛虎搏斗的痕迹,这一细节增添了野性和力量感,仿佛在平静的春雪中隐藏着激烈的自然斗争。同时,这也暗示了大自然中潜藏的危险和不可预知的变数。

最后一句“愁杀路傍儿”则将视角拉回到人。路边的孩子看到这些痕迹,感到害怕和忧愁。孩子的天真与自然界的残酷形成了鲜明对比,突出了人在面对自然时的脆弱和无助。

整首诗通过春雪的背景,巧妙地将宁静与动荡、安逸与危险交织在一起,表达了人对自然的敬畏和对生活的复杂感受。既有对春雪美景的欣赏,也有对自然力量的忧虑,展现了诗人细腻的情感和对生活的深刻洞察。

王安石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谥文,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汉族,北宋抚州临川人(今江西省抚州市临川区邓家巷人),中国北宋著名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改革家,唐宋八大家之一。欧阳修称赞王安石:“翰林风月三千首,吏部文章二百年。老去自怜心尚在,后来谁与子争先。”传世文集有《王临川集》、《临川集拾遗》等。其诗文各体兼擅,词虽不多,但亦擅长,且有名作《桂枝香》等。而王荆公最得世人哄传之诗句莫过于《泊船瓜洲》中的“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