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写的是作者病刚好,趁着春天去法源寺看花时的心情。
前两句说:美好的春光还剩多少呢?我病刚好,可不能辜负这些盛开的花啊。这里用"剩得"二字,透露出对春天即将逝去的惋惜,而"不负花枝"则表现出珍惜当下、及时行乐的心情。
后两句更有意思:本来想把春装拿去典当换钱(可能是为了凑看花的盘缠),结果偏偏遇上微寒的雨天。这里用"商量"二字显得特别生活化,把普通人为钱发愁的窘迫写得生动有趣。最后一句的"微寒飏雨丝"既写出了真实的天气,又暗含人生总有意外的无奈。
全诗妙在把两种矛盾心情自然融合:一边是病愈后看花的欣喜,一边是囊中羞涩的尴尬;既想尽情享受春光,又被现实条件所困。这种真实的生活况味,让今天的读者也能会心一笑——原来古人也会为"钱不够花"发愁啊!
洪亮吉
洪亮吉(1746~1809)清代经学家、文学家。初名莲,又名礼吉,字君直,一字稚存,号北江,晚号更生居士。阳湖(今江苏常州)人,籍贯安徽歙县。乾隆五十五年科举榜眼,授编修。嘉庆四年,上书军机王大臣言事,极论时弊,免死戍伊犁。次年诏以“罪亮吉后,言事者日少”,释还。居家十年而卒。文工骈体,与孔广森并肩,学术长于舆地。洪亮吉论人口增长过速之害,实为近代人口学说之先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