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轩晓起

晓起坐南户,寒气忽已遒。
渚风历高树,入耳清飗飗。
山桂花向谢,石菊蕊始稠。
万物各有时,吾生亦何求。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清晨的宁静画面,充满自然气息和人生感悟。

诗人在南窗边坐着,突然感受到深秋的寒意。风从水边吹来,穿过高大的树木,发出清脆的声响。山上的桂花快要凋谢了,而石边的菊花才刚刚开始绽放。

通过这些自然景象的变化,诗人领悟到一个深刻的道理:万物都有自己的生长规律和时节。桂花谢了菊花开,每个生命都有属于自己的时刻。看着这些自然变化,诗人开始思考:人生短暂,我们到底应该追求什么呢?

这首诗的魅力在于: 1. 用简单的自然景象(风、树、花)营造出宁静悠远的意境 2. 通过对比桂花凋谢和菊花初开,展现季节更替的美 3. 最后引发对生命意义的思考,但又不直接给出答案,留给读者想象空间

诗人没有说教,只是静静观察自然,就让我们感受到生命的韵律和人生的真谛。这种"万物有时"的感悟,在今天这个快节奏的社会里,依然能给我们带来平静和启发。

彭孙遹

彭孙遹(yù)(1631—1700)清初官员、词人,与王士祯齐名,时号“彭王”。字骏孙,号羡门,又号金粟山人,浙江海盐武原镇人。彭孙贻从弟,顺治十六年进士。康熙十八年举博学鸿词科第一,授编修。历吏部侍郎兼翰林掌院学士,为《明史》总裁。诗工整和谐,以五、七言律为长,近于唐代的刘长卿。词工小令,多香艳之作,有“吹气如兰彭十郎”之称。著有《南往集》、《延露词》。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