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表达了一个人因思念家乡却无法回去的苦闷心情,充满了无奈和忧虑。
第一句"今我不乐思故山"直接点明主题:我现在很不开心,因为想念家乡。"故山"在这里代指家乡。诗人用"不乐"这个简单直白的词,让读者立刻感受到他低落的情绪。
第二句"虎豹盘踞愁难攀"用比喻手法说明回家路上的艰难。这里的"虎豹"不是真的野兽,而是比喻回家路上的各种危险和阻碍。可能是战乱、强盗,也可能是政治环境的险恶。
第三句"岂无壮士藏□间"(缺字可能是"其"或"于")是反问句,意思是:难道就没有勇士隐藏在那里吗?表达了诗人希望有人能帮助他的心情。
第四五句"谁能西乡发一矢,畏途如此何由还"进一步说明:谁能向西边(家乡方向)射一箭(象征帮助或开路)呢?面对这样可怕的路途,我该怎么回去啊?这里用"发一矢"这个具体动作,形象地表达了需要帮助的渴望。
全诗通过层层递进,把思乡之情和现实阻碍的矛盾展现得淋漓尽致。诗人用简单的比喻(虎豹)、具体的动作描写(发一矢),让抽象的思乡之情变得生动可感。最后一句的感叹,更是直接抒发了面对困境的无力感,容易引起读者共鸣。
张翥
张翥(1287~1368) 元代诗人。字仲举,晋宁(今山西临汾)人。少年时四处游荡,后随著名文人李存读书,十分勤奋。其父调官杭州,又有机会随仇远学习,因此诗文都写得出色,渐有名气。张翥有一段时间隐居扬州,至正初年(1341)被任命为国子助教。后来升至翰林学士承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