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强至写给朋友邵旸叔的一首友情诗,表达了对友人才华人品的欣赏,以及期待相聚的心情。
前两句用"高阳"(古代贤人)和"芝兰"(品德高尚的象征)来赞美朋友的家风和人品,说他的优秀是骨子里带来的。接着说自己虽然不能经常当面请教,但通过文字往来也能受益。这里"借馀光"是个很形象的比喻,就像借着别人的灯光读书一样,表示从朋友那里获得启发。
中间两句用了两个历史典故:月下遇到桓伊(东晋名士)和见到庾翼(东晋才子),都是把朋友比作古代有名的贤士,夸他风度翩翩、才华横溢。这种用古人作比的写法,既含蓄又显得情谊深厚。
最后两句直接表达期待:约好冬末见面,到时候要好好欣赏朋友的风采。"云影认鸾凰"这个比喻很美,把朋友比作凤凰(鸾凰),说要在云彩中辨认出他的身影,既表现了思念之情,又显得朋友非常出众。
全诗最大的特点就是用典自然、比喻生动,把对朋友的欣赏和思念写得既文雅又真挚。通过一系列美好的意象(芝兰、月光、凤凰等),让普通的友情表达变得很有诗意。
李之仪
李之仪(1038~1117)北宋词人。字端叔,自号姑溪居士、姑溪老农。汉族,沧州无棣(庆云县)人。哲宗元祐初为枢密院编修官,通判原州。元祐末从苏轼于定州幕府,朝夕倡酬。元符中监内香药库,御史石豫参劾他曾为苏轼幕僚,不可以任京官,被停职。徽宗崇宁初提举河东常平。后因得罪权贵蔡京,除名编管太平州(今安徽当涂),后遇赦复官,晚年卜居当涂。著有《姑溪词》一卷、《姑溪居士前集》五十卷和《姑溪题跋》二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