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用简单的语言描绘了一个怀才不遇的隐士形象,充满洒脱的江湖气。
前两句"毛竹森森自剪裁,试吹一曲下瑶台"很有画面感:竹林里,一个人随手砍了根竹子做成笛子,吹着曲子从仙境般的瑶台走下来。这里用"自剪裁"显得随性自在,"下瑶台"又带着仙气,让人感觉这是个不拘小节的高人。
后两句"当途不遇知音者,拂袖白云归去来"是诗眼:他在人间走了一遭,发现没人懂他的音乐(暗指才华),干脆一甩袖子,乘着白云回去了。这个动作特别潇洒,就像现在人说"此处不留爷自有留爷处",但说得更诗意。"白云归去来"既呼应了开头的仙境,又显出超然物外的态度。
全诗最打动人的是那种"你不懂我,我就走"的傲气。作者用砍竹子、吹笛子这些日常小事,搭配瑶台、白云这些仙气飘飘的意象,把文人骨子里的清高表达得既接地气又不俗气。就像一个有才华的普通人,对现实失望后选择保持自我的那种豁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