始至玉泉院时从院外西转将上因目击洞中稍立

昨转希夷洞,傍山两画屏。
宿云团滃白,微峭吐寒青。
初晰雄嘘彩,余烟小遁形。
劲风传远势,连树报繁听。
苔径阴长?,云关窅不扃。
气从当夏肃,叶趁未秋零。
玄化韬空曲,神机注眇冥。
地关才小试,灵景顿孤醒。
真秘怀招拒,浮辞忽巨灵。
茅龙将几化,船藕是何龄。
眇麽醯中蠓,浮游水面萍。
未麾儿女恋,那得凤凰翎。
一任悬危锁,须当到绝陉。
只今酬愿毕,诗以记曾经。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游览玉泉院时的所见所感,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和内心感悟,展现了一幅幽静深邃的山水画卷。

开头写作者昨天经过希夷洞,看到两旁山峦如画屏般展开。宿云(停留的云)像白色的棉团堆积,微凉的山峰透出青冷的色调。晨光初现时,山色壮丽多彩,残余的雾气渐渐消散。强劲的山风从远处传来,连片的树林发出沙沙声响。

接着描写幽静的小路长满青苔,云雾缭绕的山门仿佛永远敞开。虽是夏天却透着凉意,树叶未到秋天就已凋零。大自然的玄妙变化隐藏在这幽深山谷中,天地间的灵性仿佛都凝聚在此处。

后半部分转入哲思:这地方只是大自然神奇造化的一个小小展示。作者感叹人生如醯(醋)中的小虫般渺小,又如浮萍般漂泊无依。既然没有凤凰的翅膀可以高飞,那就安心攀登险峻的山路吧。最后表示这次游览实现了心愿,写诗记录这段经历。

全诗通过"云、山、风、树"等自然意象的层层铺陈,由实景描写自然过渡到人生感悟,在展现山水之美的同时,也表达了人在自然面前的渺小感和对超脱境界的向往。语言清新自然,意境空灵深远,体现了中国传统山水诗"寄情于景"的特点。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