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莫廷韩所制兰竹图歌后

幽兰与修竹,展图并堪悦。
对竹俗虑消,握兰芳香发。
常与善人居,独持君子节。
更忆长吟者,千岁字不灭。

现代解析

这首诗词就像一幅清新淡雅的水墨画,通过兰竹的意象传递出高洁的精神追求。

前四句写打开画卷时的直观感受:幽静的兰花和挺拔的竹子并列在画中,看着就让人心情愉悦。面对翠竹,世俗的烦恼自然消散;轻抚兰草,仿佛能闻到淡雅的香气。这里用"消俗虑"和"发芳香"的生动描写,把静态的画作变成了能净化心灵的体验。

中间两句由物及人,道出画作背后的深意:经常与这样高洁的植物相处(暗指与品德高尚者交往),自然能培养出像君子般的节操。诗人把兰竹拟人化,说它们具有"善人"的品质,能潜移默化影响观赏者。

最后两句巧妙转向画作的创作者,表达超越时空的赞赏:虽然画者已逝,但他的艺术生命通过这幅画得以延续,就像他题写的诗句历经千年依然鲜活。这里的"千岁字不灭"既赞美了画作的艺术价值,也暗含对文人风骨永存的期许。

全诗用最普通的兰竹意象,串联起"赏画-悟道-怀人"三个层次,把艺术欣赏、品德修养和人文传承融为一体。就像现代人看到经典艺术作品时,既能获得审美享受,又能感受到创作者的精神力量,这种跨越时空的共鸣正是艺术的永恒魅力。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