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以一块璞玉被雕琢成器的过程为喻,讲述人才需要被发现和打磨才能展现价值的道理。
前四句写璞玉的初始状态:一块不起眼的玉石藏在深山里,却蕴含着成为珍宝的潜质。就像有才华的人起初可能默默无闻,需要像"荆人献玉"典故里的卞和那样慧眼识才的人发现。
中间四句用生动的比喻描写雕琢过程:经过能工巧匠的打磨,玉石逐渐显露出冰晶般的寒光、彩虹般的色泽。就像人才经过培养后,开始展现出清澈高雅的气质,就像轻叩美玉发出的清越声响。
最后四句点明主旨:只有经过精心雕琢,玉石才能成为可与琼瑶媲美的珍宝,掌握在识货人手中才更显珍贵。就像真正的人才,经过磨练后终会实现"价值连城"的人生价值。
全诗通过"玉不琢不成器"的比喻,既赞美了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也暗含了伯乐识马的人才观。诗人用冰、虹、清响等具体意象,让抽象的"成才过程"变得可视可感,读来既明白如话又意味深长。
叶季良
生卒年不详。字号籍贯不详。登德宗贞元进士第。仕历无考。事迹略见《唐诗纪事》卷三二。《全唐诗》存诗3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