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佛教题材的画作《丁云鹏扫象图》,用浅白的语言可以这样解析:
第一句"语言不著坐金神":画中的佛像(金神)静坐不语,超越了语言的局限。这里暗指佛法的高深无法用言语完全表达,佛像的庄严自带无声的威严。
第二句"扫象真乘示应真":画面中"扫象"的动作(可能指清扫大象或扫除幻象),象征着修行者破除虚妄、追求真理的过程。"真乘"指真正的佛法,"应真"则是得道高僧,整句说通过具体形象传递佛法真谛。
第三、四句"法供是谁称惬当,紫檀轴首白檀身":赞叹这幅画本身就是绝佳的佛法供奉——画轴用名贵的紫檀木,画中佛像身体似白檀香木制成。通过描绘画作的精致材质,侧面烘托出佛像的圣洁与艺术价值。
全诗核心是通过对画作的描述,表达"以艺术见佛法"的主题:最好的佛法供养不一定是念经打坐,一幅精心创作的佛教绘画,同样能让人感悟真理。诗人用"扫象"这个动态场景,把抽象的修行过程形象化,让读者从视觉艺术中体会禅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