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月晃重山 四阕 其一 壬寅立春

腊尾金杯滟滟,春头彩胜翩翩。裁红晕碧动嫣然。

风日好,偷眼艳阳天。

一曲玉箫明月,几弦锦瑟华年。故乡迢递水云连。

归未得,思发在花前。

现代解析

这首词描绘了立春时节的景象和游子的思乡之情,语言清新优美,情感细腻动人。

上阕写立春的热闹场景:年末的酒宴上金杯美酒荡漾,立春时节人们头戴彩饰欢庆节日。女子们裁剪红花、晕染绿叶,动作优雅动人。风和日丽的好天气里,连阳光都显得格外明媚。这里用"偷眼"二字特别生动,仿佛阳光也在偷偷欣赏这美好春光。

下阕转入抒情:明月下传来悠扬的箫声,锦瑟的琴弦拨动着美好年华。但望着远方水天相连的故乡,却无法归去。最后一句尤为动人,说思乡之情就像春天的花朵一样,在枝头萌发绽放。这里把无形的乡愁比作有形的花朵,既形象又富有诗意。

全词最大的特点是画面感极强,上阕的热闹喜庆与下阕的淡淡乡愁形成巧妙对比。词人没有直接说多么思念家乡,而是通过"归未得"三个字,让读者感受到那份无奈和惆怅。最后用"思发在花前"的比喻,把这种情感写得既含蓄又深刻。

杨慎

杨慎(1488~1559)明代文学家,明代三大才子之首。字用修,号升庵,后因流放滇南,故自称博南山人、金马碧鸡老兵。杨廷和之子,汉族,四川新都(今成都市新都区)人,祖籍庐陵。正德六年状元,官翰林院修撰,豫修武宗实录。武宗微行出居庸关,上疏抗谏。世宗继位,任经筵讲官。嘉靖三年,因“大礼议”受廷杖,谪戍终老于云南永昌卫。终明一世记诵之博,著述之富,慎可推为第一。其诗虽不专主盛唐,仍有拟右倾向。贬谪以后,特多感愤。又能文、词及散曲,论古考证之作范围颇广。著作达百余种。后人辑为《升庵集》。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