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小璧歌

梁郎身似山鹧鸪,一声客已愁奈何。
高堂夜永歌细细,此夕人眠有寒意。
商丝高引两秋蛩,灯花寒青烛不红。
霜黄月白受长叹,三星四星横西东。
子规欲啼春尚未,硕为柳花渡江去。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孤独旅人在寒夜中的愁绪,充满了寂寥的意境。

开头用“山鹧鸪”比喻梁郎(可能是诗人自己或某个旅人),鹧鸪的叫声本就带着哀愁,而“一声客已愁”更凸显了漂泊者的孤独。夜晚漫长,歌声细细,更显得寒意袭人,连入睡都带着凄凉。

“商丝高引两秋蛩”一句,用秋虫(蛩,即蟋蟀)的鸣叫和微弱的灯光烘托冷清的氛围,烛火不红,更显得黯淡无光。霜黄月白,夜色清冷,诗人只能长叹,看着天上的星星横斜排列,时间仿佛停滞。

最后两句提到“子规”(杜鹃鸟),它通常在春天啼叫,但此时春天还未到,暗示愁绪未消。而“柳花渡江去”则像是一种无奈的告别,或许象征着漂泊的命运无法改变,只能随波逐流。

整首诗用细腻的意象——鹧鸪、秋虫、寒灯、冷月、子规——层层渲染孤独和愁思,让读者感受到旅人内心的寂寥和无奈。语言虽含蓄,但情感深沉,是一首典型的借景抒怀之作。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