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中登虎丘作
一雨众山合,虎丘杳冥濛。
触云陟危磴,路尽泉不穷。
玉龙迸阴液,金虎回溪风。
排雾上杰阁,探奇俯幽宫。
鱼肠所埋径,藓壁皆青红。
僧房隔涧户,卉竹如帘栊。
欲寻僧生语,一问日可公。
中空庭横乱,石荒草徒戎。
揽景有馀慨,栖遁无与同。
清游信孤赏,含意谁为通。
触云陟危磴,路尽泉不穷。
玉龙迸阴液,金虎回溪风。
排雾上杰阁,探奇俯幽宫。
鱼肠所埋径,藓壁皆青红。
僧房隔涧户,卉竹如帘栊。
欲寻僧生语,一问日可公。
中空庭横乱,石荒草徒戎。
揽景有馀慨,栖遁无与同。
清游信孤赏,含意谁为通。
现代解析
这首《雨中登虎丘作》描绘了一场充满神秘感的雨中登山之旅,我们可以从三个层次来感受它的魅力:
1. 雨雾中的奇幻世界
诗人用"一雨众山合"开篇,瞬间把我们拉进被雨雾笼罩的虎丘山。山路在云雾中若隐若现("触云陟危磴"),泉水在雨声中永不干涸("路尽泉不穷")。最惊艳的是"玉龙迸阴液,金虎回溪风"这两句,把喷涌的山泉比作玉龙吐水,把山风穿过溪谷比作金虎咆哮,让整座山活了起来。
2. 探险般的游览体验
诗人像探险家一样,在雨雾中摸索前行。登上高阁时仿佛在拨开云雾("排雾上杰阁"),查看古迹时又像在探秘("探幽宫")。那些长满青苔的古墙("藓壁皆青红"),隔着山涧隐约可见的僧房,还有像天然门帘般的竹林("卉竹如帘栊"),都让这次登山充满发现惊喜的乐趣。
3. 独游的寂寞与感悟
当诗人来到荒废的庭院("中空庭横乱"),面对杂草丛生的古迹时,突然感到一丝孤独。他想找僧人聊天却不得("欲寻僧生语"),最后发现这样的清幽之旅("清游信孤赏")虽然美好,却无人能懂其中深意。这种既享受独处又渴望知音的矛盾心情,让整首诗在美景之外更添深意。
全诗就像用文字拍摄的雨中纪录片,既有虎丘雨景的奇幻之美,又记录了一个人在大自然中寻找心灵共鸣的过程。最打动人的是,诗人把一场普通的雨天登山,变成了充满诗意的精神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