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桥口

落照浸湖天,沙明月在船。
鸟栖临水树,人语隔林烟。
浮世止一宿,馀生能几年。
如何衰暮日,犹滞楚江边?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人在黄昏时分停泊在江边的所见所感,充满了对生命短暂的感慨和漂泊在外的无奈。

前四句写景: 夕阳的余晖洒在湖面和天空,湖水与天色融为一体。沙滩在月光下显得明亮,月亮倒映在小船旁边的水中。鸟儿栖息在临水的树上,隔着树林能听到人说话的声音,但被傍晚的轻烟遮挡看不清人影。这四句用"浸"、"明"、"临"、"隔"等字眼,生动勾勒出一幅宁静朦胧的江边暮色图。

后四句抒情: 诗人感叹人生就像暂时借宿一夜("浮世止一宿"),剩下的生命还能有多少年呢?最让他伤感的是,为什么到了晚年("衰暮日"),还要滞留在异乡的江边("楚江"指长江中下游一带)。"犹滞"二字透露出诗人对漂泊生活的厌倦和对归家的渴望。

全诗妙在: 1. 用黄昏的景色烘托出人生暮年的心境 2. 通过"一宿"与"几年"的对比,突出生命短暂的感慨 3. 最后两句用反问语气,强化了老来漂泊的辛酸 4. 语言平实却意味深长,比如"浮世止一宿"把整个人生比作一夜投宿,比喻新颖深刻

诗人没有直接说"我想家"或"我老了",而是通过江边夜泊的场景,让读者自然感受到他年华老去、羁旅他乡的复杂心情。这种借景抒情的写法,比直白诉说更有感染力。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