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源行

家隙司牝或并雄,斗粟尺布无弟兄。
平生握手欢正洽,逐兔攫金如路逢。
壮哉桃源三义士,异姓纠结成肤功。
三物一盘还一歃,诅词烈烈蜚英风。
南阳草庐履踏趿,虎牢战气徒匌蓊。
死生成败未足惜,泉台相见无赧容。
恨不停舟夜深过,踣麟反袂悲人穷。

现代解析

这首诗讲的是一个关于兄弟情义和人性考验的故事,用对比手法展现了两种截然不同的人际关系。

前半部分用"家隙司牝"等典故,描写现实中亲兄弟为利益反目的普遍现象:同住屋檐下的亲兄弟会为斗米尺布斤斤计较,平日把酒言欢的好友在利益面前瞬间翻脸。这种对比强烈的人性描写,为后文三位异姓兄弟的真挚情谊埋下伏笔。

"桃源三义士"是全诗核心,讲述三位没有血缘关系的义士结拜的故事。他们通过"三物一盘"(可能指结义仪式)、"一歃"(喝血酒)等庄重仪式结为兄弟,用"诅词烈烈"(铿锵的誓言)表明生死与共的决心。诗人特意用"南阳草庐"(诸葛亮隐居处)、"虎牢关"(三国著名战场)等历史典故,暗示这些义士的情谊超越了著名历史人物的成就。

结尾处诗人表达强烈共鸣:深夜路过桃源时,真想停船去祭奠这些义士。"踣麟反袂"这个动作描写,生动展现了诗人对现实中人情淡薄的悲痛。全诗通过现实与理想的对比,歌颂了超越血缘、经得起生死考验的真挚情谊,对功利社会中的人际关系进行了深刻反思。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