谒曹月川先生祠

祠宇千年盛,大儒流泽长。
柏森招野色,台厂发天光。
统绪承濂洛,颉颃共薛王。
我□勤仰止,心印在𦎟墙。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座纪念大儒曹月川的古老祠堂,表达了对先贤的敬仰之情。

前两句说这座祠堂历经千年依然庄严,因为大儒的思想影响深远。"柏森"两句用景物描写烘托氛围:苍翠的柏树带来山野气息,开阔的台阶映照着天光,营造出肃穆清幽的环境。

"统绪"两句点明曹月川的学术地位:他继承了周敦颐、程颢程颐(濂洛学派)的理学传统,与薛瑄、王阳明等大儒齐名。这里用"颉颃"(原指鸟飞上下)比喻他们学术成就不相上下。

最后两句抒发感悟:诗人勤勉地来此瞻仰,内心与先贤产生了精神共鸣。"心印"指思想契合,"𦎟墙"(围墙)代指祠堂,暗示虽有时空阻隔,但通过瞻仰遗迹仍能领会先贤精神。

全诗通过祠堂景物、学术传承、个人感悟三个层次,展现了传统文化中"见贤思齐"的精神追求。语言简练但意境深远,能让读者感受到跨越时空的文化传承力量。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