哭张亨甫

尺素频从万里贻,吟成感事不胜悲。谁知绝塞开缄日,正是京门易箦时。

狂态次公偏纵酒,鬼才长吉愧攻诗。修文定写平生志,犹诉苍苍塞漏卮。

现代解析

这首诗是清代诗人龚自珍悼念好友张亨甫的作品,用真挚的情感描绘了生死相隔的悲痛。全诗可以这样理解:

前四句讲的是生死错位的遗憾:诗人经常收到好友从远方寄来的书信,每次读信都为信中提到的世事艰难而感伤。但没想到,当诗人在边塞打开最新来信时,好友已经在京城病逝了("易箦"指更换床席,是古人临终的代称)。这种"收到信时人已逝"的时间错位,让遗憾更加深刻。

中间两句用两个典故赞美好友的才情:像汉代狂士次公一样爱纵酒豪饮,像唐代短命诗人李贺(长吉)般才华横溢,连李贺都要自愧不如。这两个比喻既展现了逝者豪放不羁的性格,又突出了其诗才之高。

最后两句是温暖的想象:诗人安慰自己,好友在另一个世界("修文"指文人死后在地下世界任职)一定会继续书写平生志向,就像活着时总爱写诗感慨社会不公("塞漏卮"比喻补救社会弊端)。这个结尾把悲痛升华为对友人精神永存的信念。

全诗最动人的地方在于:既有"收信时人已逝"这种具体细节带来的冲击,又有"纵酒狂生""天才诗人"的生动形象塑造,最后用"在天之灵继续写诗"的想象温暖收尾。通过书信往来、性格刻画、精神传承三个层次,完成了对逝者完整的追忆。

林则徐

林则徐 1785年8月30日(乾隆五十年)~1850年11月22日(道光三十年),汉族,福建侯官人(今福建省福州),字元抚,又字少穆、石麟,晚号俟村老人、俟村退叟、七十二峰退叟、瓶泉居士、栎社散人等。是清朝后期政治家、思想家和诗人,是中华民族抵御外辱过程中伟大的民族英雄,其主要功绩是虎门销烟。官至一品,曾任江苏巡抚、两广总督、湖广总督、陕甘总督和云贵总督,两次受命为钦差大臣;因其主张严禁鸦片、抵抗西方的侵略、坚持维护中国主权和民族利益深受全世界中国人的敬仰。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