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秋日菊圃的画卷,通过对比和象征手法,传递出对真挚情谊的赞美。
前两句写菊花在秋风中的姿态:篱笆下的菊花迎着西风盛放,就像在傍晚精心打扮一样("斗晚妆")。那些普通闲散的花儿,这时候哪里还能看到鲜艳的颜色呢?这里用"闲花"的凋零反衬菊花的顽强。
后两句转入更深层的寓意:只有像"淇园"(古时以竹子闻名的园林)的竹子那样青翠挺拔的品格,和菊花一样能在严寒中保持本色。诗人用"晏岁"(岁末)象征艰难时刻,说这样的情谊就像竹子和菊花一样,越是寒冷越是显得长久可贵。
全诗的精妙在于:
1. 用菊花比喻坚贞的品格,竹子象征长青的友谊
2. "一味长"这个说法很新鲜,把抽象的"情谊"比作可以品尝的滋味
3. 通过秋冬景物对比,突出真正有价值的东西经得起时间考验
就像我们现在说"岁寒知松柏,患难见真情",诗人用菊花和竹子告诉我们:表面的繁华会消退,唯有真挚的情谊能像秋冬的菊花竹子一样持久动人。
程敏政
(1445—1499)明徽州府休宁人,字克勤。程信子。成化二年进士。授编修,历左谕德,以学问该博著称。弘治中官至礼部右侍郎兼侍读学士。见唐寅乡试卷,激赏之。十二年,主持会试,以试题外泄,被劾为通关节于唐寅等,下狱。寻勒致仕卒。有《新安文献志》、《明文衡》、《篁墩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