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润夫别号松亭为赋一律

咫尺徂徕有路经,万松行里寄幽亭。
晓寒枯砚研零露,春暖虚窗嗅茯苓。
石室可招丹凤下,草庐谁唤卧龙醒。
清高我爱黄公子,座右新题晚翠铭。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名叫黄润夫(别号松亭)的隐士生活,展现了他清雅高洁的品格。全诗通过松林、书斋、山居等意象,营造出宁静淡泊的意境。

前两句写黄润夫隐居的环境:他家附近就有通往徂徕山的小路,在万松环绕中建了一座幽静的亭子。"咫尺"强调隐居处离自然很近,"万松"则突显环境的清幽。

中间四句用生动的细节描写隐士生活:清晨用砚台研磨带着露珠的墨,春天开窗就能闻到茯苓的香气。这里"枯砚""虚窗"等词暗示主人不慕繁华的生活态度。接着用"丹凤""卧龙"的典故,既赞美主人才华出众,又暗指他像诸葛亮一样甘于隐居。

最后两句直接表达对黄公子的赞赏:喜爱他的清高品格,更欣赏他在座位旁题写的"晚翠铭"。这里的"晚翠"既指松树四季常青,也暗喻主人虽隐居但精神长青。

全诗通过松树、书斋等意象,塑造了一位淡泊名利、品格高洁的隐士形象。语言清新自然,用典不着痕迹,在平淡的描写中流露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高洁品格的赞美。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