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官员下班后的闲适生活,展现了作者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官场束缚的微妙矛盾心理。
首联写下班后的场景:衙门里的人都散了,门帘垂着,思绪却停不下来。眼前的山光水色自由交融,构成一幅和谐的自然画卷。这里用"恣相容"形容山水,暗示自然界的自在状态,反衬出官场的不自由。
颔联用两个典故表达自己的人生态度:别人夸陶渊明(靖节)爱种柳树,我却笑自己这个"隐士"更喜欢听松涛声。这里表面说自己不如陶渊明纯粹,实际暗含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颈联揭示现实处境:皇宫(丹阙)还很遥远,公文(芝检)堆积如山;但自己的衙门却很清闲,台阶都长满苔藓了。通过对比,展现了一种既无法真正远离官场,又不愿完全投入的矛盾状态。
尾联是自我剖白:我这个山野之人虽然多病,但终究还是会拄着拐杖去拜访陆云(士龙,指贤士)。最后一句既表明自己难以彻底归隐,也透露出对高洁之士的仰慕。
全诗用平实的语言,通过日常景物和典故的对比,展现了一个身处官场却心向山林的知识分子形象。最打动人的是那种"身在魏阙,心在江湖"的矛盾心理,这种既无法完全放下仕途,又渴望自由的纠结,到今天依然能引起很多人的共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