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是悼念一位名叫苏昌龄的编修官。全诗通过今昔对比,表达了对逝者的怀念和对其品格的赞颂。
首联"遗编三叹古稀声,分得乾坤一气清"写逝者留下的著作令人感叹,他像天地间的一股清气,品格高洁。"古稀"指七十岁,暗示逝者年高德劭。
颔联"天上故人俱告老,江南小子尽知名"用对比手法:天上的老友们都已退休(暗指去世),而江南的年轻人都知道他的名声,说明他德高望重。
颈联"琼花后土醒春梦,夜月空梁黯旧情"用意象表达哀思:扬州(琼花代指)的土地唤醒了春梦般的往事,夜月照着空荡荡的屋梁,勾起对旧情的怀念。
尾联"地下修文书正朔,也知不独晋渊明"说逝者在地下继续编修史书("正朔"指历法,代指史书),我们知道不只有陶渊明这样的高士,你(苏昌龄)也是这样的人。将逝者与陶渊明相比,是对其品格的高度肯定。
全诗情感真挚,通过"春梦""夜月"等意象营造出哀而不伤的意境,赞颂逝者清高的品格和学术成就,表达深切的怀念之情。诗中今昔对比、虚实相生的写法,让哀思更加动人。
张宣
(?—1373)元明间常州府江阴人,初名瑄,字藻重,一作藻仲。少负才名,明洪武元年以考礼征,预修《元史》。太祖召至殿廷,擢翰林院编修,常呼为张家小秀才。洪武六年谪徙濠梁,道中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