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上人求偈二首 其一

圆通搥碎牢关后,古镜发光金石开。
稳坐龙安今七日,从教山路滑于苔。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修行者突破心灵束缚、获得精神觉醒的过程,用生动的画面传递了禅宗智慧。

第一句"圆通搥碎牢关后":修行者用大锤砸碎了困住自己的坚固牢门(象征思想上的执念和障碍),"圆通"暗示他获得了圆融无碍的觉悟。就像我们突然想通某个困扰已久的问题,瞬间豁然开朗。

第二句"古镜发光金石开":心灵像古老的铜镜突然擦亮(比喻本心显现),光芒之强甚至能劈开金属岩石。这里用夸张手法表现觉悟时内心的光明与力量,就像阴霾散尽后阳光普照的感觉。

第三句"稳坐龙安今七日":修行者在龙安寺(可能是虚指修行之地)安然打坐七天。这里的"七日"不是确指,而是表示经过完整修行周期,就像我们说的"闭关修炼"终于完成。

最后"从教山路滑于苔":悟道之后,哪怕山路长满青苔(象征世俗险阻)也变得无关紧要。就像我们克服恐惧后,再看曾经的困难都觉得微不足道。

全诗用"砸牢门-镜子发光-静坐-笑对险路"四个画面,完整展现了从挣扎到觉悟的心路历程。最妙的是把抽象的精神成长,转化成我们都能理解的具象场景:砸东西、镜子反光、爬山打滑...让深奥的禅理变得亲切可感。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