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孙武水之台湾①

羡门居士人中豪,雕龙妙手镵双毫。
元音击拊鸣钟鼗,才思鹊起冠英髦⑴。
吴越盘敦推孙鼛⑵,偶携竹笠披征袍。
残书万卷奚奴挑,无诸城下秋萧骚。
客窗冷破西风号,猖狂忽慕乘桴逃。
径思跨海钓灵鳌,笔床蹴寄彭泽陶。
邻鸡攘割挥牛刀,向我作别意忉忉。
离亭握手开芳醪,海乡滋味脍鱼鱽。
玉觥交错馀贪饕,追欢更卜焚兰膏。
阄题射覆白战鏖,齐楚盟会联滕曹。
酣歌各客乡音操⑶,送君此去纵游遨。
厦门东望桅樯高,拍天白浪流滔滔。
蒲帆十幅驾渔舠,赤鲸欲起吼蒲牢。
铁板沙涨水三篙,鹿耳门迥风飕颾。
海蛮互市声喧嘈,碧眼番贾来红毛。
金汤七里雄城壕,海氛久靖弓垂櫜。
土垣编竹都葸簩,蒙茸瘴岭豺虎嗥。
民居栉比茅索绹,潮田种作无灾涝。
番童赤足腰束绦,腾空捷足如猿猱。
口啖生畜何腥臊,蚌灯燃火鱼膏熬。
春风二月柔丝缫,踏歌游女弹胡槽。
垆头劝饮倾葡萄,蛮乡风俗原淫惂。
看君教化奏琳璈,朱门抵掌谈嚣嚣。
殊方问俗及豚羔⑷,海隅鸿雁无哀嗷。
青油帐底醉醄醄,仰天狂叫首频搔。
男儿岂仅终蓬蒿,尘胎会见解天韬。
蓬瀛路近山周遭,神仙宗伯访卢敖。
鲲鹏变化将翔翱,旂常勋业符伊咎⑸。
即今宝剑龙光韬,凌霄志气君毋挠。
穷途笑我吠狂獒,石田耕遍徒劳劳。
一编敢说诗名叨,绝交书莫拟山涛。
他年共尔归江皋,称觞各捧瑶池桃⑹。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才华横溢的朋友孙武水前往台湾的壮游场景,充满豪情壮志和异域风情。全诗可分为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开头到"猖狂忽慕乘桴逃")用夸张手法介绍主人公:他是个文武双全的奇才,既有文采又懂音律,带着书卷气却突然决定渡海远行。这里"乘桴逃"借用孔子"道不行乘桴浮于海"的典故,暗示主人公怀才不遇的处境。

第二部分("径思跨海钓灵鳌"到"送君此去纵游遨")描写饯别场景:诗人用"钓灵鳌"比喻朋友追求远大理想,在酒宴上大家享用海鲜、饮酒赋诗,像古代诸侯会盟般热闹。通过"玉觥交错""焚兰膏"等细节,展现文人雅集的欢乐氛围。

第三部分("厦门东望桅樯高"到"蛮乡风俗原淫惂")是全诗最精彩处,用电影镜头般的笔法描绘台湾风物:先写惊涛骇浪中的航程,接着展现鹿耳门港口的繁华贸易,再转到当地独特的生活场景——竹编房屋、赤脚番童、渔火照明,以及二月里载歌载舞的原住民风俗。其中"碧眼番贾来红毛"记录荷兰商人的到来,"蚌灯燃火鱼膏熬"生动呈现渔民生活。

第四部分("看君教化奏琳璈"到结尾)表达对朋友的期许:希望他能在异乡施展抱负,建立功业。最后以田园归隐的约定作结,"石田耕遍徒劳劳"暗含诗人对自己境遇的感慨。全诗在豪放中带着惺惺相惜的温情,既有"鲲鹏变化"的壮志,也有"共归江皋"的柔软。

这首诗的价值在于:它不仅记录清初文人跨海游历的勇气,更珍贵地保存了17世纪台湾的社会风貌。诗中荷兰商船、原住民生活等细节,都是难得的历史见证。艺术上融合了李白的豪迈与杜甫的写实,将个人情谊、社会观察与人生思考熔于一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