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用简单生动的语言,歌颂了一位深受百姓爱戴的地方官(曹仁宪)的政绩和寿辰。全诗通过四个层次展开:
1. 治理有方(前两句) 像弹奏古琴一样从容施政,政策惠及四方。百姓自发用歌声和口碑为他立"活碑",说明他真正做到了"政声人去后"。
2. 民心所向(三四句) 用"甘雨""惠风"比喻他的治理如及时雨般滋润万家,像春风一样让全县百姓感念。重复"万家""一邑"强调他赢得所有民众的爱戴。
3. 德政传承(五六句) "丝绣平原"用战国名臣的典故,说他创造了新的治世气象;"图传洛邑"将他比作古代洛阳的贤臣,说明其德政堪为典范。
4. 祝寿场景(末两句) 最后描写寿宴现场:檀板(乐器)金樽(酒杯)的热闹场面,众人举杯为他庆贺长寿,眉毛都笑弯了(介寿眉)。通过欢庆场景,侧面反映他受人敬重。
全诗妙在: - 用"琴声""风雨"等自然意象比喻政绩 - 今昔对比突出人物品格 - 最后寿宴描写让颂扬之情更真实 - 通篇不用艰深典故,通俗却意味深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