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天津拱北楼

古今形胜天津地,晚暮登临春事幽。
冠冕八方通禹贡,河山千里控神州。
风连碣石烟沙黯,日倒扶桑海色流。
老病独悬戎马涕,俯身疑在岳阳楼。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天津登高望远时的所见所感,既有对壮丽山河的赞叹,也流露出忧国忧民的情怀。

前四句写天津的地理位置和历史意义:
- 开篇就说天津从古至今都是战略要地,傍晚登楼时感受到春天的幽静。
- 天津像一顶帽子连接八方,是各地向中央进贡的枢纽,这里的山河控制着千里神州大地。

中间两句用壮阔的景色暗喻时局:
- 远望碣石山的方向,风沙弥漫,天色昏暗,暗示边疆战事紧张。
- 夕阳倒映在海面上,扶桑(传说太阳升起的地方)方向的海浪翻涌,暗指东方局势动荡。

最后两句抒发个人感慨:
- 年老多病的诗人想到战乱未平,独自流泪。
- 低头俯瞰时,恍惚间觉得自己站在岳阳楼上(范仲淹曾在此写下"先天下之忧而忧"),表达了自己和范仲淹一样的忧国情怀。

全诗通过地理、景物、典故的层层铺垫,把个人命运与国家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最精彩的是将眼前实景与历史典故自然融合,既展现了天津的雄伟,又传递出深沉的忧思,让读者感受到诗人站在历史与现实的交汇点上的复杂心境。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