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讲的是作者在乱世中遇到老友的复杂心情,既有重逢的喜悦,也有对时局的忧虑。
前四句写相遇场景:作者为躲避战乱暂居安平镇,深夜在江边意外遇见乘船而来的好友王崇贤。两人像浮萍一样漂泊无定,没想到竟在浙江边重逢。"萍水迹"的比喻既点明两人漂泊的命运,又暗示这次相遇的偶然性。
后四句转向时局感慨:皇帝长期在外巡游(崆峒指遥远之地),国家动荡多年。作者内心本就像被捣碎般痛苦,此刻读到朋友打算定居的诗篇("卜居篇"),更添愁绪。这里的矛盾很动人——乱世中人们渴望安定,但真要定居下来,反而让人更深刻感受到时局的艰难。
全诗魅力在于用朴素的语言道出乱世中普通人的真实感受:偶然重逢的惊喜很快被沉重的现实冲淡,展现了中国文人"忧国忧民"的情怀。没有华丽辞藻,但"萍水""捣心"这些贴切比喻,让读者能直观感受到那份漂泊无依和心如刀绞的痛楚。
郑善夫
(1485—1523)福建闽县人,字继之,号少谷。弘治十八年进士。授户部主事,榷税浒墅。愤嬖幸用事,弃官归。正德中,起礼部主事,进员外郎。谏南巡,受廷杖,力请归。嘉靖初,以荐起为南京吏部郎中,途中病死。工画善诗。有《少谷集》、《经世要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