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来一水地(谚称一水一麦每获丰收云),每获二麰秋。
滟滟齐团露,芊芊早被畴。
水洳那隐雉,傍夏祇驱鸥。
更是无公赋,轻租随分投。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水乡麦收的田园画卷,语言清新自然,充满生活气息。

首联“由来一水地,每获二麰秋”开门见山,点出这片水乡自古就是麦子丰收的宝地。“二麰”指大麦小麦,暗示一年两熟的富饶。诗人用“一水地”这个民间谚语起笔,瞬间拉近了与读者的距离。

中间两联用四个生动的画面展现麦田美景:晨露在饱满的麦穗上滚动如珍珠(“滟滟齐团露”),绿油油的麦浪早早覆盖田野(“芊芊早被畴”)。湿润的田埂边野鸡藏身(“水洳那隐雉”),夏日将至时只有海鸥掠过(“傍夏祇驱鸥”)。这些画面有静有动,充满野趣。

尾联笔锋一转,揭示丰收背后的社会现实:这里没有苛捐杂税(“无公赋”),农民只需缴纳很轻的租子(“轻租随分投”)。这种理想化的税收政策,透露出诗人对农民疾苦的关怀。

全诗就像用文字拍摄的纪录片:从麦田特写到飞鸟空镜,最后定格在交租的农民身上。没有华丽辞藻,却用白描手法让读者闻到麦香、听到鸟鸣,感受到诗人对田园生活的热爱和对百姓的体恤。最打动人心的,是字里行间那种对简单生活的满足感——有水有麦,轻徭薄赋,便是人间好光景。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