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露泉

一滴之露通苍天,一滴之水通黄泉。
彻上彻下本如是,何独称甘此渫然。
文殊问不二,维摩默无语。
栖岩枕谷刹若林,安名立字乃尔许。
涓涓流作功德池,五百应真曾浴斯。
问谁是能谁是所,泠泠澄照付不知。

现代解析

这首诗以"甘露泉"为题,用浅显的意象探讨深刻的哲理。前四句说一滴露水可以连接天地,说明万物本质相通,不必特别赞美某处泉水。就像文殊菩萨提问"不二法门"时,维摩诘用沉默回答——真理往往超越语言表达。

中间部分描写泉水环境:它流淌在岩谷丛林间,人们为它取名立碑。泉水汇聚成池,传说五百罗汉曾在此沐浴。这里暗喻佛法如同清泉,能洗涤心灵。

最后两句是点睛之笔:当问及"能浴者"与"所浴之泉"的区别时,清澈的泉水只是静静映照,不作回答。这揭示禅宗"不立文字"的思想——真正的智慧如同明镜止水,超越主客对立,在静默中体悟。全诗通过寻常泉水,展现"万物一体"的佛理,语言清新却意蕴深远。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