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李公麟仿韦偃牧放图
将军弟子韦与韩,往往画马遗人间。
一疋价值千金骥,攻驹富牧何曾传。
伯时奉敕摹粉本,神迹重似见韦偃。
干惟画肉杜老嗤,独于偃也无贬损。
薄言駉者锦绣张,饮秣适性力乃强。
筋埋肉胀固无数,此中不少騄駬藏。
但养其骏弃其驽,驽多骏鲜非良图。
兼容并包择贤用,既有伯乐骏岂无。
一疋价值千金骥,攻驹富牧何曾传。
伯时奉敕摹粉本,神迹重似见韦偃。
干惟画肉杜老嗤,独于偃也无贬损。
薄言駉者锦绣张,饮秣适性力乃强。
筋埋肉胀固无数,此中不少騄駬藏。
但养其骏弃其驽,驽多骏鲜非良图。
兼容并包择贤用,既有伯乐骏岂无。
现代解析
这首诗讲的是古代画马高手韦偃和韩干的故事,以及从画马引申出的人才之道。
开头说韦偃和韩干这两位画马大师的作品流落民间,一匹好马图能值千金。但真正培养千里马的方法(攻驹富牧)却没人传承。这里用画马比喻人才,暗示社会只看重表面成就,不重视培养方法。
接着夸赞李公麟(字伯时)奉皇帝命令临摹韦偃的画作,重现了韦偃的神韵。提到杜甫曾批评韩干"画肉不画骨",但对韦偃的画却无贬低,说明韦偃画马确实技艺高超。
后半段转入深层思考:绣着花纹的马厩(比喻华丽的环境)和充足饲料能让马儿保持强壮。世间虽然有很多普通马(筋埋肉胀),但其中也藏着千里马(騄駬)。如果只养好马而嫌弃劣马,好马太少反而不好。应该兼容并包,善于选拔——只要有好伯乐,还怕找不到千里马吗?
全诗通过评画马,道出人才选拔的智慧:不要只看表面,要创造良好环境,给所有人机会,更要善于发现人才。就像找千里马需要伯乐一样,治国也需要善于识人用人的眼光。这种由艺术鉴赏上升到治国理念的写法,既展现了诗歌的艺术性,又传递了深刻的人生哲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