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古画梅家得二十四章 其三

竹林小阮亦高孤,家法能参水墨图。
我慕临川贤宅相,别开生面得春腴⑴。

现代解析

这首诗用简单的话来说,是在夸赞一位画梅花的画家。

前两句"竹林小阮亦高孤,家法能参水墨图":
- "竹林小阮"借用了古代竹林七贤中阮咸的典故,形容这位画家像阮咸一样清高脱俗。
- "家法能参"是说这位画家继承了传统的绘画技法,但又加入了自己的理解。

后两句"我慕临川贤宅相,别开生面得春腴":
- "临川贤宅相"可能指代某位著名的前辈画家,作者表示很仰慕。
- 重点是最后一句,说这位画家画梅花不落俗套(别开生面),画出了梅花饱满滋润的春天气息(得春腴),这是很难得的。

整首诗的精髓在于:
1. 赞美画家既有传统功底,又有创新精神
2. 特别欣赏他能把梅花画得生机勃勃,不落俗套
3. 用历史人物作比,既显示画家的品格,也显示其艺术造诣

最打动人的是"别开生面得春腴"这句,让人仿佛能看到画家笔下那些鲜活饱满、与众不同的梅花。

姚燮

姚燮(1805—1864)晚清文学家、画家。字梅伯,号复庄,又号大梅山民、上湖生、某伯、大某山民、复翁、复道人、野桥、东海生等,浙江镇海(今宁波北仑)人。道光举人,以著作教授终身。治学广涉经史、地理、释道、戏曲、小说。工诗画,尤善人物、梅花。著有《今乐考证》、《大梅山馆集》、《疏影楼词》。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