拒霜

消磨不上芙蓉了,岸上难兄正木强。
遭际东坡一题品,后来只合字宜霜。

现代解析

这首诗用轻松幽默的笔调,讲了一个关于"拒霜花"(木芙蓉)的有趣故事。

前两句说:木芙蓉(诗中叫"难兄")性格倔强,不肯像荷花那样凋谢("不上芙蓉了"),硬撑着在霜天里开花。这里把花比作一个固执的汉子,用"难兄""木强"这种形容人的词来说花,特别生动。

后两句更妙:这花运气好,被大文豪苏东坡写诗夸过("遭际东坡一题品"),从此身价倍增,连名字都该改成"宜霜"才配得上它的傲霜品格。这里藏着诗人对名人效应的调侃——同样一朵花,被名人点赞后就变得不一样了。

全诗最精彩的是把花人格化,既写出木芙蓉耐寒的特性,又暗讽社会现象。就像现在说"某样东西被网红推荐后突然爆火"一样,诗人用古人能懂的方式,说出了今天我们也熟悉的道理。语言俏皮,像在讲笑话,但细想又很有深意。

陶梦桂

陶梦桂(一一八○~一二五三),字德芳,隆兴府(今江西南昌)人。宁宗嘉定十三年(一一二○)进士,调德安府司户参军。辟为安陆军节度推官。入荆南、四川安抚司幕。历知吉州万安、鄂州武昌县,通判辰州、岳州。官至朝请郎。理宗嘉熙三年(一二三九),命知容州,未赴。閒居十五年,宝祐元年卒,年七十四。有《平塘陶先生诗》三卷(卷三为附录),今仅存民国宜秋馆翻刻清雍正十二年修补明崇祯元年裔孙陶文章刊本。事见本集卷三宋罗必先《故知容州朝请陶公墓志铭》及近人李之鼎跋。陶梦桂诗,以宜秋馆翻刻本(藏浙江图书馆)为底本,底本明显错讹酌予订正。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