予连日山行而颇有山中之乐第恨世无摩诘而画中之诗未有拈出之者因再成二律以写怀云 其一

面面峰峦罨画新,地偏无处著红尘。
人间空有烟霞想,林下谁于鹿豕亲。
老木月寒猿啸夜,落花风暖鸟啼春。
静中契得长生术,肥遁何妨学隐沦。

现代解析

这首诗词描绘了诗人在山中行走时的所见所感,表达了他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世俗生活的厌倦。

首联“面面峰峦罨画新,地偏无处著红尘”描绘了山中的美景:四周的山峰像一幅幅新画,景色清新宜人。而这里远离尘嚣,没有世俗的纷扰。诗人通过对比山中的宁静与红尘的喧嚣,表达了对山居生活的向往。

颔联“人间空有烟霞想,林下谁于鹿豕亲”进一步抒发了诗人对世俗生活的厌倦。他感叹,虽然人们常常向往山中的烟霞美景,但真正能像鹿和野猪一样亲近自然的又有几人呢?这里诗人用“鹿豕”来象征自然中的自由与纯真,反衬出人类在世俗中的束缚。

颈联“老木月寒猿啸夜,落花风暖鸟啼春”则通过具体的自然景象,进一步渲染了山中的宁静与美好。老树在寒月下显得苍劲,猿猴在夜晚的啸声增添了山中的幽静;而落花在暖风中飘落,鸟儿在春天里欢快地啼鸣,展现了山中的生机与和谐。

尾联“静中契得长生术,肥遁何妨学隐沦”是诗人对山居生活的总结。他认为,在宁静的山中,可以领悟到长生的奥秘,因此,即使像隐士一样远离世俗,也未尝不可。这里的“肥遁”指的是隐居生活,诗人认为这种生活虽然看似逃避,但却是对内心宁静的追求。

总的来说,这首诗词通过描绘山中的美景和宁静,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世俗生活的厌倦。诗人认为,只有在远离尘嚣的山中,才能真正找到内心的宁静与自由。这种对自然与宁静的追求,正是这首诗词的精髓和魅力所在。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