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以皇后的视角,讲述了一件看似普通的春衣背后不平凡的故事。
前两句说皇后穿的春衣不需要用香草熏染,衣领也不需要绣花装饰。这里表面写衣服朴素,实际暗含深意——皇后不追求奢华,更看重内在品质。
后两句揭示了原因:皇后曾经亲自在养蚕织布的地方劳作过,所以深深懂得每一根丝线都凝聚着劳动人民的汗水。这里"蚕宫"不是真的宫殿,而是指养蚕织布的场所。
全诗通过一件春衣,巧妙展现了皇后体恤民情、不忘根本的品质。最打动人心的,是皇后亲身经历过纺织的辛苦,所以能真正理解百姓的不易。这种"感同身受"的体验,比任何说教都更有力量。
诗人用日常小事传递深刻道理,语言朴实却意味深长,展现了宋代宫廷诗歌"以小见大"的典型特点。
司马光
司马光(1019年11月17日-1086年),字君实,号迂叟,陕州夏县(今山西夏县)涑水乡人,《宋史》,《辞海》等明确记载,世称涑水先生。生于河南省信阳市光山县。北宋史学家、文学家。历仕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四朝,卒赠太师、温国公,谥文正,主持编纂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为人温良谦恭、刚正不阿,其人格堪称儒学教化下的典范,历来受人景仰。生平著作甚多,主要有史学巨著《资治通鉴》、《温国文正司马公文集》、《稽古录》、《涑水记闻》、《潜虚》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