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应驺虞诗

于维圣皇,德被八垠。
神武不杀,恢乎至仁。
恩信诞敷,膏泽旁及。
九族雍睦,万邦宁辑。
蛮貊戎夷,罔不来庭。
飞潜动植,以遂以生。
治化重熙,海宇同春。
雨旸时若,祯祥骈臻。
黄犀白象,集于灵囿。
驯雉祥麟,见于郊薮。
景星庆云,煜煜氲氲。
甘露醴泉,如酎如饧。
嘉禾瑞麦,芃芃其茂。
赤草灵芝,煜煜其秀。
黄河载清,海不扬波。
灵龟表孝,神人协和。
天地自位,万物并育。
瑞应之来,以迓景福。
癸巳之岁,仲夏初吉。
坤祇效灵,驺虞再出。
维此曹邑,瑶光降灵。
义兽在野,草木光荣。
匪兕匪虎,匪熊匪貙。
白质黑章,猊首虎躯。
尾长于身,是曰驺虞。
其内仁厚,其外舒舒。
不食生物,不践生刍。
神驰灵迈,一日千里。
周旋中规,其仪可喜。
驱之不迫,抚之不惊。
虞人致之,进献神京。
士庶骏奔,欢声沸腾。
佥曰噫嘻,徒闻往古。
今乃得之,瑞物斯睹。
于维圣皇,乃文乃武。
维武不用,诸福毕聚。
吁嗟驺虞,实为上瑞。
昭我皇仁,以彰信义。
庖羲立极,龙图是呈。
尧舜继作,凤凰和鸣。
夏符洛龟,殷降玄鸟。
赤雀兴周,八百斯兆。
维兹仁兽,应时而来。
皇继往圣,泽洞九垓。
孰云汉唐,文禽青兕。
赤騠白象,曷足伦儗。
维皇圣神,异物不宝。
所宝维贤,丰年是祷。
端拱无为,以成至治。
瑞应斯蕃,匪约而至。
皇不自圣,皇仁如天。
光昭鸿业,传序万年。
臣愧謏闻,忻逢盛美。
作为诗歌,以继麟趾。

现代解析

这首《瑞应驺虞诗》是一首典型的古代祥瑞颂诗,用现代语言来理解,它主要讲了三层意思:

第一层:夸皇帝治国有方
诗人开篇就说当今皇帝仁德遍布天下,不用武力就能让各族臣服("蛮貊戎夷都来朝拜"),连动物植物都活得很好。国家风调雨顺,到处出现吉祥物:比如会下雨的星星(景星)、彩色的祥云、甜甜的泉水(醴泉)、长势超好的庄稼(嘉禾瑞麦)等等。这些都是在用自然现象比喻皇帝治理得好。

第二层:重点描写"驺虞"神兽
全诗最精彩的部分是描写一种叫"驺虞"的白色黑纹神兽。说它长得像狮子头老虎身,尾巴比身体还长,性格特别温和——不吃活物、不踩青草(类似现代环保理念)。这只神兽自己跑到京城,见到人也不怕,像是专门来给皇帝送吉祥的。老百姓都跑来看热闹,说以前只在传说里听过,现在居然亲眼见到了。

第三层:借祥瑞说治国理念
诗人把这只神兽和历史上著名祥瑞比较(比如伏羲时代的龙、尧舜时的凤凰),说现在出现的驺虞更厉害。但皇帝很谦虚,不沉迷这些祥瑞,反而更重视人才和粮食丰收("异物不宝,所宝维贤")。最后点明主旨:真正的祥瑞不是刻意求来的,而是仁政带来的自然结果。

现代人看这首诗的亮点:
1. 像一部古代"国家宣传片",用神兽故事包装治国成就
2. 对驺虞的描写生动有趣,像奇幻小说里的神奇动物
3. 最后落脚点很务实——皇帝表面上在收祥瑞,实际在强调要重用贤能、关注民生
4. 全诗充满画面感,能让人脑补出古代"神兽进京"的热闹场面

这种诗在古代是用来歌颂太平盛世的,虽然现在看有些夸张,但其中"仁政比祥瑞更重要"的核心思想,今天看来依然有积极意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