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讲的是历史上一位深明大义的母亲——陵母的故事。诗人用简单有力的语言,赞美了这位母亲的智慧和远见。
前两句"夜台千古閟荒山,智母名高宇宙间"是说:陵母的坟墓虽然埋没在荒山野岭中,但她作为智慧母亲的名声却流传千古,被世人铭记。这里用荒凉的墓地对比响亮的名声,突出陵母精神的不朽。
后两句"不向楚庭先伏剑,王郎应自乞身还"讲的是具体事迹:陵母没有让儿子在楚国朝廷轻易牺牲(伏剑自尽),而是教导儿子要保全性命。正因为母亲的明智劝阻,最终让儿子(王郎)得以平安归来。
整首诗通过对比手法(荒墓vs美名)和具体事例,歌颂了陵母的深谋远虑。诗人想告诉我们:真正的母爱不是盲目牺牲,而是教会孩子在复杂局势中保全自己、做出明智选择。这种超越时代的智慧,正是陵母故事流传千年的原因。
程敏政
(1445—1499)明徽州府休宁人,字克勤。程信子。成化二年进士。授编修,历左谕德,以学问该博著称。弘治中官至礼部右侍郎兼侍读学士。见唐寅乡试卷,激赏之。十二年,主持会试,以试题外泄,被劾为通关节于唐寅等,下狱。寻勒致仕卒。有《新安文献志》、《明文衡》、《篁墩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