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旅人乘船渡海、登山访寺的所见所感,充满了宁静悠远的禅意。
开头两句写行程:诗人乘船来到海边城镇,又攀登山岭寻访佛寺。"浮海""访禅"的用词轻盈,暗示这是一次超脱尘世的旅程。
中间四句是寺院见闻:经堂里有山鸟飞过,厨房边山泉叮咚,将自然与佛寺融为一体。诗人站在孤岛上回望尘世,夜晚独对佛灯听诵经声,营造出空灵孤寂的氛围。山鸟、涧泉、孤岛、夜灯这些意象都带着远离喧嚣的纯净感。
最后两句写感悟:诗人聆听了"无生"(佛教最高真理)的讲解后,顿觉秋日的衣襟都透着清凉,暗喻心灵得到净化。一个"飒然"(清爽)生动表现出豁然开朗的心境。
全诗通过"乘船-登山-观景-听经-悟道"的线索,展现了一场身心洗礼的旅程。没有直接说理,而是用海天、山寺、鸟泉等自然意象,让读者感受到远离尘俗、心灵澄明的境界。最妙的是结尾处"秋襟自飒然",将抽象的禅悟转化为可感的秋风凉意,让哲理有了温度。
林鸿
明福建福清人,字子羽。洪武初以人才荐,授将乐县学训导,官至礼部员外郎。性落拓不善仕,年未四十自免归。工诗,为闽中十才子之首。有《鸣盛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