赋得君马黄赠钱宪使

君马黄,我马白。
君马紫丝缰,我马黄金勒。
榕城雨霁炎埃清,联镳共出城南陌。
城南绿阴凉似洗,下马班荆话畴昔。
君才卓荦非寻常,蚤我金豸承恩光。
西登岷峨北太行,鹭车所历飞秋霜。
闽山千里海为疆,帝遣侍臣抚疲氓。
青冥空阔孤隼翔,当道无复豺与狼。
往年玉节临上杭,鼪鼯胆破狡穴荒。
去年楼船泛东洋,支祁帖耳海若藏。
才名藉甚范与张,荐剡如云上庙堂。
诏迁宪使总台纲,骢马行行过故乡。
到家未诧银黄好,且喜堂中亲未老。
赤麟为脯玉为浆,綵服承欢毋草草。
交游似我情最亲,莺花同醉曲江春。
闻君峻擢喜欲舞,惜君远别还成嚬。
两情缱绻何时已,且拚一醉绿阴里。
骊驹歌罢玉瓶空,笑指三山暮烟紫。
君马去,我马归。
明朝两地遥相忆,滇云闽树同依依。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对好友骑马同游、畅谈往事的场景,通过对比两人的马匹装备暗示身份差异,但重点落在超越地位的深厚友情上。

全诗可分为四个部分: 1. 开篇用"君马黄/我马白"的对比带出两人身份差异,但"联镳共出"表明他们并肩同游的平等友谊。在榕城雨后的清新环境中下马叙旧,营造出温馨氛围。

2. 中间大段赞美朋友的才能与功绩: - 用"金豸承恩光"说朋友早受皇帝重用 - "鹭车飞秋霜"形容他巡察时的威严 - 在福建任职期间平定盗匪(鼪鼯)、震慑海寇(支祁) - 因政绩突出被推荐升迁

3. 随后描写朋友衣锦还乡的温馨场景: - 不炫耀官服银印,先探望年迈父母 - 用"赤麟为脯"的夸张手法表现孝亲宴席的丰盛

4. 最后回到现实: - 回忆两人在长安(曲江)共度的青春 - 既为朋友升迁高兴,又为分别难过 - "骊驹歌罢"的醉别场景中,暮烟中的三山(福州代称)暗示离别在即 - 结尾"滇云闽树"点明两人即将分隔云南、福建两地的惆怅

诗歌亮点在于: 1. 用马匹颜色、配饰的差异自然带出身份对比 2. 将官方巡察写作"飞秋霜",把平乱比作震慑妖怪,既形象又避免直白表功 3. "到家未诧银黄好"七字生动刻画出重亲情轻富贵的品格 4. 结尾用地理意象代替直抒胸臆,让离别之情更含蓄悠长

全诗通过装备对比-功绩叙述-孝亲描写-醉别场景的四重转折,展现了一段超越官场等级的真挚友谊。

何乔新

何乔新(1427年-1502年)字廷秀,号椒丘,又号天苗。江西广昌旴江镇人,何文渊第三子。明代大臣。景泰五年(1454)中进士,后拜刑部侍郎。孝宗嗣位,万安、刘吉等忌乔新刚正,出为南京刑部尚书。未几,复代杜铭为刑部尚书。孝宗弘治元年(1488年)正月,吏部尚书王恕举荐为刑部尚书,弘治四年八月(1491年)辞官归里,辞官后杜门著述。弘治十五年十二月二十二日(1503年1月19日)卒,年七十六岁。正德十一年(1516年),追赠太子太保,次年追谥文肃。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