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檄往夷中途次二首 其二

徼外夷人境,溪流一线通。
山峰银笔架,石壁锦屏风。
雾隐千岩暗,霜凋万木红。
土丁相打话,似笑白头翁。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奉命前往少数民族地区途中的所见所感,充满异域风情和人生感慨。

前四句像一组风景明信片:首先点明这是通往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的特殊旅程,溪流如同细线般蜿蜒在群山间。接着用两个绝妙比喻——山峰像银制的笔架,石壁如彩绣的屏风,既写出山势的挺拔秀美,又暗含文人视角。

五六句突然转换色调:雾气笼罩时千山万岩变得幽暗,寒霜染红了漫山树木。这两句不仅展现气候多变的山景,更暗示旅途的艰辛——就像人生路上总会遇到阴晴不定的时刻。

最妙的是结尾:当地土人用方言交谈时,看着作者这位白发老者的神情似笑非笑。这个生动细节既表现少数民族的淳朴特质,又透露出作者作为外来者的微妙心境——或许在自嘲年老远行的不易,也或许在感慨文化差异带来的隔阂。

全诗就像用文字拍摄的旅行纪录片,既有明信片般的风景,又有耐人寻味的人文镜头,更藏着作者对人生际遇的幽默体悟。读来既能欣赏边地奇景,又能感受到跨越时空的共鸣——每个在陌生环境中小心翼翼观察的我们,不都是诗中的"白头翁"吗?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