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别澎属衿耆①

海外栖迟五载身,閒曹冷署也亲民。
横经负耒勤耕读,恤困周贫睦里邻。
自古蒲鞭原有挂,于今案牍信无尘。
回看岛屿优游者,耆硕评高月旦论(江宝钗编校)。

现代解析

这首诗是一位官员在调离澎湖时写给当地士绅父老的告别信,用朴实语言表达了自己为官五年的感悟和对当地百姓的感情。

前两句说自己虽然在偏远的海岛当了五年小官,但即使是清闲职位也认真对待百姓。用"栖迟"形容自己像候鸟一样暂住,"闲曹冷署"自嘲职位不高,但"亲民"二字点明宗旨。

中间四句用具体事例说明治理理念:鼓励百姓白天耕种晚上读书,帮助困难邻里和睦相处;效法古代清官"蒲鞭挂起"的宽厚治理(用蒲草做鞭子,挂起不用),如今衙门里案件稀少。这些描写展现了一个重视教育、扶贫济困、以德化民的官员形象。

最后两句巧妙转换视角:回望岛上悠闲生活的百姓们,他们的口碑就是最好的评价。"月旦论"借用东汉许劭每月初一品评人物的典故,暗示百姓的议论才是最真实的政绩考核。

全诗没有华丽辞藻,像唠家常一样分享治理心得,通过鼓励耕读、扶贫济困、少用刑罚等具体做法,展现了中国传统"仁政"思想。结尾处把评价权交给百姓,更体现了作者的为官智慧。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