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塘夜泊

孤舟三日雨淙淙,夜泊钱家旧建邦。
桑过石门青拂枕,水经靧李黛含窗。
六桥花尽休携酒,五月潮平好渡江。
此去报恩惭烈士,匣中龙剑气难降。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雨夜孤舟停泊在钱塘江畔的场景,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壮志难酬的复杂情感。

前两句写景:诗人乘坐的小船在连绵阴雨中漂泊了三天,夜晚停泊在钱塘(古代吴越国的都城)。"淙淙"的雨声和"旧建邦"的历史感,营造出一种苍凉氛围。

中间四句继续写景但暗含深意:路过石门时桑树枝轻拂枕头,靧李(古地名)的江水映着青黑色窗影。六桥的花已凋谢不必带酒游览,五月江水上涨正好渡江。这些景物描写看似平常,但"花尽"暗示美好时光已逝,"潮平"暗喻时局变化。

最后两句抒情:诗人想到此去要为朝廷效力,却惭愧自己不能像古代烈士那样建功立业。匣中宝剑(龙剑)不甘沉寂,象征诗人难以压抑的报国豪情。"气难降"三字尤为传神,把壮志未酬的激愤表现得淋漓尽致。

全诗妙在借景抒情,通过雨夜孤舟、凋谢的花朵等意象,自然引出报国无门的苦闷。最后宝剑的比喻既生动又含蓄,让读者能感受到诗人那种"心有不甘却又无可奈何"的复杂心态。

0